详情

莱阳籍画家孙博文艺术展震撼亮相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担纲策展人

莱阳美术 9331阅读
骄傲到自负。
骄傲到自负。 Lv.9楼主+关注
2020-11-16 10:28 来自莱阳

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

11月12日上午,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作品赫然展现,让公众得以发现和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的画家。

20世纪以来,中国画坛充满着“新”与“旧”,“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冲突,这种大的文化背景映衬的焦点便是中国画的现代变革。孙博文的绘画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的山水画由传统语言走向创造性革新发展,同时又兼取西方绘画中益于表现的方式语言,最终凝结为具有显著个人特点的彩墨山水画风格。

此次展览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策展人,展览以“淋漓华章”为主题,围绕孙博文一生的艺术创作,全面梳理了孙博文先生的艺术理路,尤其突出他融汇中西艺术,创变表现语言的大量力作,提炼出具有个人思想意境和风格面貌的艺术华章,将视点聚焦于孙博文先生在水墨画中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和转换,也映射出近代以来中国画革故鼎新的探索过程。

开幕式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话
此次展览分为上篇“时代华章 立传山河”和下篇“淋漓异彩 苍润化境”两个板块,展示孙博文一生丰富厚重的艺术积淀,重点突出其敢于变革和突破的艺术革新精神,也呈现中国画在20世纪发展历程中融合中西,创变求新的探索路径。上篇“时代华章 立传山河”主要彰显孙博文热爱祖国山河,以自己手中的笔墨为山河立传的艺术精神,详细地展示出孙博文山水画贯穿不同时代精神的探索之路以及具有典型个人风格的彩墨山水语言。下篇“淋漓异彩 苍润化境”主要突出孙博文一生淡泊明志,以朴素之心沉潜画坛的精神体现,他不仅在山水画上成就显著,还是一位博学多能的学者型画家,在花鸟、诗文、书法、印章等方面均有很高的建树,其诗文格调朴实清雅又兼具禅机,书法、治印融汇贯通,与画面交融互生。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呈现了他后期融汇中西艺术,在绘画语言上创变的力作。这也是孙博文一生中两次重大变革的其中之一——第一次是从传统到彩墨的个性追求,第二次是从意象山水向抽象表现的转变。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得到多方面支持,也得益于卢乡书院孙博文艺术馆于学松的大力推动,使得一大批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作品涵盖了孙博文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风格,一方面系统呈现了孙博文先生六十多载的艺术理路,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孙博文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成就,彰显出中国画写意笔墨的大格局,为当下艺术家特别是国画家提供了一个可资交流的学习契机。通过展览,观众可以更为近距离的感受作品,体会孙博文的艺术精神。

展览现场

晚年以后,孙博文的创作又进一步朝向抽象,臻于化境。作品更是朝向抽象现代性发展,孙博文晚年的创作多鸿篇巨幅,以气势磅礴,淋漓多姿的彩墨语言拓宽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境界,杨卫认为孙博文的山水画“改变了山水画的传统观念,即由原来纵情山水的自我赏玩,转换成了向公共空间延伸与拓展”,这种拓展不仅将山水画引入了更为宽广的境地,更构建出彰显中国气度和文化精神的诗篇。
《落叶知秋》359cmx96cm 纸本水墨设色 2000年
孙博文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多以大写意为主。站在他的原作面前,观众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张大千、刘海粟,甚至波洛克、白发一雄、井上有一的名字。《山居更知秋色好》《野桥枫叶红》《千山黄叶飞》《落叶知秋》《秋山呈锦绣》《霜林尽处碧溪傍》……时值深秋,欣赏孙博文秋景主题的泼墨山水画颇为应景。这些作品涵盖了孙博文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风格,一方面系统呈现了孙博文先生六十多载的艺术理路,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孙博文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成就,彰显出中国画写意笔墨的大格局,为当下艺术家特别是国画家提供了一个可资交流的学习契机。

又见彩云归》359x144纸本水墨2001年

11月11日《中国艺术报》07版


孙博文的艺术

打开一方别开生面的景象

范迪安(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山水画传统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中国审美价值的文化体系, 20世纪以来,中国画坛充满着新与旧、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冲突,这种大的文化背景映衬的焦点便是中国画的现代变革。如何从传统中国画的经验中脱胎演变,形成既有民族艺术内涵、又展现时代精神的视觉样式和笔墨语言,成为画家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在这方面,孙博文的艺术探索打开了一方别开生面的景象,他在山水画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和发展,既有传统的来路,又兼取西方绘画中益于表现的方式,凝结为具有显著个人特点的彩墨山水画风格。在晚年时期,他的创作更是进一步朝向抽象化的大写意格式,在表现上臻于化境。在不断锐意进取的过程中,孙博文的艺术透露出蓬勃的时代生机,也呈现出歌咏自然、舒心畅意的艺术情怀,蕴含着齐鲁艺术精神,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孙博文作品 143cm*364cm

孙博文生于山东莱阳一个山明水秀的小山村,恬静俊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他的艺术志趣,也为他营造了得天独厚的艺术创作条件。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孙博文自小受家族熏染,沉养于丰厚的文化氛围之中,造就了他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和画学修养。自小的生长环境与家学的耳濡目染使得孙博文在日后的中国画创作中有着一种天然的灵性,也体现为一种暗含于心的文化修养,形成了他不拘一格、吐露胸臆的艺术性情。对于中国画坛来说,这位大家了解和认识不足的画家始终秉持一份特别的情怀和特别的追求。

《秋山如画》90x90 纸本水墨 1998年

孙博文的艺术具有鲜明的革新意识和时代面貌。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者都以奋发的精神表达着对祖国山川和自然风貌的热爱之情,孙博文也是这样。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册页小品,孙博文的作品都给人以赞颂祖国山河的盎然美感,洋溢着蓬勃的时代生机。他笔下的山水构图新颖,气势如虹,尤其是他最为典型的大尺幅作品,如《山中悠然入深道》 《山高秋水长》 《青山欲共高人语》等作品,都是高达数米的鸿篇巨制,以或高耸或平远的视角打破了原有山水画沉静内敛的传统风格,运用大场景的宏观构图营造出可观可游的水墨天地,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他艺术纯熟时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更是运用大面积的色彩渲染,与墨色交融呼应、浑然一体,使得画面具有墨彩淋漓的苍润之态,充分传达了民族精神内涵与时代风貌,形成了他为祖国山河立传的独特审美道路。

《松风流瀑万古琴》212x96 纸本水墨 2002年

孙博文的艺术具有师法造化和物化于心并重的特征。纵观他的大量巨幅作品,可见他始终对天地造化葆有充沛的热爱之情,尤其注重取法自然,在自然和生活中汲取创作的源头活水。他长住崂山脚下,胶东特有的地貌特征带给他特殊的创作灵感,他也巧妙地将山海结合的云气和雾气融入画中。他的作品不仅呈现出丘壑之美,兼而有之的是对于茫茫海景的视觉感受,这也成为他艺术语言和笔墨个性的突出体现。除此之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孙博文一直在沂蒙山区的小县城从事基层群众艺术和美育工作,在没有干扰的环境里沉潜创作,笔耕不辍,这一段经历也丰富了他的创作视野,为他的艺术创作增添了生趣盎然的田园气息,使他的笔墨更为稳健洒脱。从他的花鸟画作品中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对生活的观察以及细致入微的描摹,田间地头、半蕊疏花、禽鸟虫鱼,都充满了自然朴素的氛围,处处洋溢着房前屋后平凡而恬静的生活气息。

《秋色漫山歌声醉》181.6x97.4 纸本水墨 2001年

孙博文还是一位博学兼修且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对于大多数画家而言,兼备诗书画印“四全”之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孙博文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在“四全”上充分结合,其诗文格调朴实清雅又兼具禅机,在他的大量题画诗中传达着对万物生灵的感怀和自身的处事哲学,如“乱山深处禅意浓,潺潺泉鸣杜鹃声;茂松成烟添意思,棋翁忽闻灵云生” ,又如“乱云深处有高师,糊涂切相任天机;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 。清代方熏在《山静居画论》中有言:“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孙博文的题画诗既点题了画面立意,又使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丰富了作品的形式语言,也构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美感。他的书法、治印也融汇贯通,与画面交融互生,豪迈的书法风格与放笔挥洒的画面意境相辅相成,充满超脱朴华的意趣。

山高禅意浓》 358x143 纸本水墨 2001年

孙博文在山水画的探索中赋传统绘画以新意,建构了宽广丰厚和具有现代性的笔墨语言,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这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 ,并将部分作品汇集成册,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也得益于卢乡书院于学松先生的大力推动。通过于学松先生不遗余力地寻访和收集,孙博文的艺术世界得以呈现,让画坛有了一次新的“发现” 。

卢乡书院于学松先生(右三)在展览现场

通过系统梳理孙博文六十多载的艺术理路,为当下艺术家特别是中国画家提供了一个可资交流的学习契机。孙博文的艺术图景是一种淋漓挥洒的自然华章,他以诗意的画境进行古与今、中与西的交融,达到自然造化与精神世界的交织,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中彰显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新路。

名家评说


邵大箴(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画界既要有深谙传统绘画原理和技巧、力求以古开今的大师,也需要有传统修养但不拘泥于传统而敢于变革和突破、具有革新精神的艺术家,孙博文正是属于后一类型的画家。

刘曦林(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孙博文)纵横其笔,泼放其墨,明艳其色,寓乡间情趣,渐出自家风神。于山水,上承古贤,近参关友声老师之凝厚笔法,旁取张大千泼墨泼彩之灵韵,亦有独创意境。

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处在生命最后年月的孙博文在绘画的过程中,时常以幻觉绘制,高纯度的翠色、青色、橙色、杏色被他信手泼写到山峦和云层,墨色被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当然,这些色彩的泼绘,都呈现了泼写用笔的劲道、枯涩、沉滞、雄强、霸悍,无不具有一种对生命的抗争性,几成生命的绝响。

张望(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

关于孙博文的画中的那种齐鲁人性格的特质,我看更多的还是他开放的格局和质朴勤勉的精神,我想其中的一种家国天下的责任意识也充盈于其间,使得他的画充满了健康奋进大气的状态,这种状态也是那个时代所呼唤的一种精神。

岛子 (清华美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我觉得孙先生继承了这样一种文人画的风格,具备了中国美学最高的一个——雄浑,二十四品第一品即雄浑,这是我从大的文脉、大的文化传统来看他的作品。
当然还有这种齐文化。
刚才说了,齐是太阳崇拜,比如说泰山佛光、蓬莱仙境、崂山霞霁,比如说一些地名,栖霞、日照、莱阳都跟太阳神崇拜有关系,所以我把他的山水称之为“光韵山水”,这是从气韵来的。visible in visible,就是说气韵是不可见的,所以董其昌说气韵可知而不可为,visible,全在于天才的发见,但是光韵是可见的。
我提出他是一种光韵山水是有三点:
日神崇拜这样一种大的文化传统,大的美学审美的观照,还有就是变气韵为光韵的根据。这点当然还是从青绿山水而来的,自宋开始,《千里江山图》之后,青绿山水没有发展。
但到了张大千他开始了泼彩,他还是青绿的变形,还是沿袭青绿的色彩美学,但是到了孙先生这里他大胆运用色彩,比如说原色、藤黄、鹅黄、金黄、橘黄、大红、朱红、曙红,这些在青绿山水中是没有的,可以说这是从西化而来的色系,特别是我们看到他《天边云重似火烧》、《又见彩云归》、《涅磐》、《江山多奇秀》等,这些作品可以印证,
我们看到他的光韵,不落边界的这样一种交融荟萃。
还有一点就是由气化周流而光化彰明,由光化彰明而韵致超逸、委运任化,其实是打开了一个直接敞开的世界,这一敞开就厉害了,是澄明无比的至境,是一种纯粹之境,乃是天地人神共生的光华澄明之境。
所以我在这里初步提出了孙博文先生的山水为光韵山水,还有待展开论述。

陈青青(中央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美术学博士)

“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乱山深处禅意浓,潺潺泉鸣杜鹃声”这些孙博文自己写的诗词,常常出现在画面上,透露出他对传统韵味和深幽禅意的哲学思考。


延伸阅读

孙博文与故乡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闻,号汝阳山人。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多以大写意为主,无论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都呈现出气势磅礴、笔墨奔健、自由率真、流光溢彩的大格局,特别是山水巨幅作品,一改山水画的传统观念,由原来纵情山水的自我赏玩,转向适应于公共空间的延伸与拓展。他以诗意的画境进行古与今、中与西的交融,达到自然造化与精神世界的交织,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中彰显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新路。

泰岱幽居》 90x90 纸本水墨 1998年

富山有苹果花、柿子树,山脚下还有五龙河……1938年,孙博文生于山东莱阳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笔下的山水风光,与生他养他的家乡土壤关系密切。

他的曾祖父辈,有民国早年担任过孙中山秘书的辛亥革命老人、著名书法家孙墨佛;他的大爷爷孙天牧是北派山水画大师;父亲孙玉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孙博文(左一)和父亲(右一)及爷爷(中)合影

孙博文擅长画什么?从他求教的老师大名里,可以窥见一二。关友声、黑白龙、王企华、陈凤玉……孙博文潜心于中国画研习,系统地临摹了宋、元、明、清以来各派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并在重点承袭朱耷、徐渭、石涛、齐白石、吴昌硕等名家之后,致力创新,陶熔出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1963年,孙博文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赴莒南县文化馆工作。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并在1978年回到家乡莱阳后,成为崔子范的入室弟子。

孙博文将从崔子范处学到的简笔大写意花鸟的绘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后又研习泼彩泼墨画法,自成新貌。“学于范,胜于范”崔子范毫不吝啬地给予这位学生如此评价。

孙博文少有个人照片对外公开

孙博文享年66岁,有关他的生平资料寥寥。有专家在研讨会上留下两个“憾”字,一是被其画作震撼,二是遗憾这名山水画大师生命不长。

让人惋惜的是,在孙博文生前,画坛对他知之甚少。由于画作颇大,孙博文习惯在地上作画。“用个笤帚扫来扫去,就被扔了很多”同样来自莱阳的职业艺术家王励均告诉记者。

“见画如见人,他的艺术风格跟他做人是一样的。”孙博文的夫人,工笔画家鲁彩云也来到了此次艺术展的开幕式现场。她这样评价自己已故的丈夫:大胆,泼辣,洒脱,不拘小节,热爱生活。

《山屋听松涛》39cm*98cm1996年

“非常热烈非常奔放”“非常沉郁非常含蓄” 青岛市文联主席王绍波,用两组颇具反差的词汇,形容孙博文本人,以及他的作品。“他的绘画是在沉寂中爆发的”王绍波提及,孙博文一旦进入创作状态,经常通宵达旦,没日没夜,相当癫狂。


来源:综合央视网 中国艺术报 中国美术报 大众网等

审核:袁涛编辑:胡若琳


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

感谢您的赏脸阅读

3
5
10
15
20

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

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

可能感兴趣

没有任何回帖,回复抢沙发~
10
城市通